一個挺有趣的現象:超過1/3的花藝初學者表示,即使經過了基礎課程的熏陶,在“花藝色彩”的搭配上仍然容易出錯。
拿一款“花束”來舉例吧。事實上,尷尬的情況往往在來到花市之后就已經發生——這個亮黃色配那個橙色應該不錯吧?這邊粉色玫瑰好像很新鮮!那個藍色的飛燕草看起來好討喜......
因為缺乏對產品的預判,結果就是:買了一大堆不知所以然的“花色”回來,任憑怎么搭配,都不會是你心里預期的那個樣子。
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呢?原因大概有三點:
一、缺乏對色彩知識的運用;
二、只選擇安全色彩;
三、憑借主觀即興選擇色彩。
首先,需要說明的是:在課堂上學習了簡單的色彩理論知識,并不代表就完事大吉了。
有心的學員會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之外做相關知識的拓展:無論是最基本的色環,色相,色調?還是不同國家的“色彩理論體系”......
越拓展,越延伸,方才越能接觸到“色彩”的本質。而這些努力,也不過是“色彩瑰麗王國”中一點小小的皮毛。真正的難點終歸結底還是如何去運用它。
要知道,好的色彩搭配不僅僅體現在單一的產品上,也體現在店鋪整體美陳設計中——優質的色彩搭配絕對是潛在的“軟營銷”途徑!
它不僅體現了店主的審美,更彰顯著品牌的定位、內涵和品質。
其次,只選擇“安全”的色彩——最常用,最討喜的色彩總不會出做了吧?
寶寶百歲,粉色!求婚,粉色!結婚,粉色!送奶奶,粉......色?!送爸爸,粉.......不太好吧......
可見,這些所謂的“安全色彩”有時并不安全。
再次,憑借主觀,即興選擇顏色。
這一型的花藝師多數都擁有一定的審美。遺憾的是,自我審美不是大眾審美。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被大眾所接受,就要嘗試從客戶的角度出發。
早在第一節課上,花語茶香張老師就曾經講解過,關于“產品構成”的三要素:即設計意圖,構成要素,構成方法。
其中,“色彩”隸屬于“設計意圖”,是創作前需要率先考慮的“第一要素”。
張老師進一步解釋道:“人的視覺感官對于事物的捕捉依次是:色彩,形狀和質感——它直觀而強烈。”
因此,想要產品能打動客戶,必須要在“色彩”上下足了功夫。
但色彩的學習畢竟不是“一朝一夕”的事情。誠如前文所說,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外,還需要相關課外知識的拓展外,平日里也需要著重訓練自己對于色彩的理解和掌控力。
- 上一篇:戴安娜玫瑰暢銷款推薦
- 下一篇:日式花道:那待花如待人一般鄭重愛惜的態度
- 點擊排行
- · 晚上睡眠質量不好?這幾種植物幫你提神安眠!
- · 掌握花束制作的技巧!
- · 繡球脫水如何急救?繡球保水措施揭秘!
- · 奶油春天在花藝中的運用!
- · 韓式花藝的精髓在哪里?如何做好韓式花束?
- · 讓你的戶外婚禮與眾不同的9個細節